南通有个全国“唯一”的黄酒酒庄

南通有个全国“唯一”的黄酒酒庄

以至于后来,当大富豪被百威英博收购后,这家外资啤酒巨头坚持将“大富豪名誉董事会主席”的头衔留给易昕。

这个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希望借此表达对大富豪啤酒和易昕本人的敬意。

敬意的源头,则是大富豪的硬核实力——2012年5月,总投资7.8亿的大富豪50万吨新厂在南通投入运营。

这家新工厂,除了是当时国内啤酒行业单厂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工程外,也是让易昕引以为豪的“可能是国内今后10年在绿色节能、环保高效、可持续发展方面保持领先的样板工程”。

比方说,在决定啤酒风味的酵母研发和自动化控制体系两个环节,大富豪原本的预算是1000万,计划使用一部分进口设备,一部分国产设备。

但在反复论证中,易昕认为“在国内其他啤酒企业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好的时候,我就要做得很好”,于是改为把国外最先进的酵母扩培系统引进来,加上整个自动化设施建设,最终投入增加到了4000万。

由此,大富豪建成了当时行业领先的啤酒酵母研发系统,并成为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酒业协会前身)唯一授权的“中国啤酒酵母与发酵技术研究中心”。

后来当百威提出要收购时,笔者曾问易昕:“是一种什么心情?”

他说,感觉是在“嫁第二个女儿”。

据说当时有志在必得的啤酒企业提出,“不管百威英博出价多少,我们都会高于这个价格”。

易昕则断然回绝,因为他知道,一旦被这家国内啤酒巨头收购,“大富豪这个品牌就意味着终结,我不愿意看到这个结局”。

这就是易昕。

当啤酒行业拼规模的时候,他却把关注点放在酿酒酵母和啤酒风味上;即便转手大富豪,看重的也不是“价高者”。

这些“不循常理”背后,其实是他在品质上的较真,这股较真也被体现在了黄酒上。

全国“唯一”的黄酒酒庄

2016年,南通启东,易昕开始投资建设米歌黄酒酒庄。

在南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酿“黄酒”。

将蒸熟的大米过水,晾至微热后置于大缸中,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酒曲粉末撒匀搅拌。两三天后,会产生浓浓的乳白色液体。此时可以往大缸里兑水,然后盖上草垫,剩下的就是等待。

易昕记得,自己的奶奶90多岁的时候,还喜欢喝自酿的“黄酒”。

这种“黄酒”其实是米酒,属于黄酒的初级产品,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

“黄酒其实完全有机会走向国际市场,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但是很多企业的黄酒酿造还是采用传统做法,如果要走国际化道路,就要进行现代化工艺改造。”

这个改造对易昕来说,也是陌生的。

“较真”的他,带着自己的创业团队考察了国内外300多家顶尖啤酒、葡萄酒、威士忌、清酒生产企业。最终,他们决定借鉴清酒的酿造理念、啤酒的生产控制和洋酒的包装设计。

于是,就有了米歌酒庄。

何为“精酿黄酒”?

9月26日,我们来到南通,与米歌酒庄的总经理胡金成相约,第二天去看看酒庄。

胡金成是酿酒界的“老人”了。之前作为大富豪啤酒总经理兼技术总监,曾获得过“中国酿酒大师”称号——南通籍共有两位,另一位是季克良。两人除了是同乡外,还同为无锡轻工业学院(江南大学前身)校友。

▲胡金成

走进米歌酒庄,“精酿黄酒”的标识十分显眼。除了阵阵米香,整个厂区闻不到一丝酒糟味。

在米歌酒庄生产总监王郁杨的引领下,我们从“选购新鲜大米”开始探访这座不一样的精酿黄酒酒庄。

相较于精酿啤酒,精酿黄酒还属于一个新物种。米歌也是一边探索,一边梳理总结工艺流程,最终确定了从原料到制曲、发酵、贮酒陈酿等109道酿造工序。

我们在与米歌的员工们聊天时,也能感受到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国际化的思维”在这帮年轻人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回到易昕,当他带着团队不断去德国、日本,去传统黄酒企业考察学习,再建立适合自己的精酿黄酒工艺时,其实早已注定了米歌“革新者”的身份。

个中深意,或许正如一百多年前张謇所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

关于米歌精酿黄酒的革新,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文末留言~

文章来源: 好酒地理局,2021年

【江海儿女都在读】

【 点击阅读 】骑单车上班的财政部副部长

【 点击阅读 】京沪二线江苏14站! 南通4站成大赢家!

【 点击阅读 】惊心动魄的上海第三机场-南通新机场诞生记

【 点击阅读 】南通这个小镇,已走出7位将军

江海儿女旅游小店,提供 江浙沪 等地精品美食度假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