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食品添加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良陈米增鲜增香米饭稻米营养强化添加剂配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稻米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主要粮食,全世界大约二分之一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也是亚洲人的主要口粮之一。早在7000多年前,我国的长江流域都在种植和食用稻米,时至今日,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地域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营养。据植物物种及中医研究分析得知,稻米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滋阴润肺,健脾和胃,除烦止渴的功效及作用。稻米的营养物质极为丰富,现代营养学研究分析显示每100克稻米含蛋白质7.4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77.9克,膳食纤维0.7克,维生素b1 0.13毫克,维生素b2 0.05毫克,烟酸1.9毫克,叶酸3.8微克,维生素e0.46毫克,钙13毫克,磷112毫克,钾103毫克,钠3.8毫克,镁34毫克,铁2.3毫克,锌1.7毫克,硒2.23微克,铜0.3毫克,锰1.29毫克。大家都知道,软糯香甜,营养美味的稻米,要经过清理、砻谷,糙米碾白,擦米,晾米多道工序后,才能得到制成的食物,然而,稻米碾白储藏蒸煮过程,营养原素丢失是非常严重的,而流失的营养物质,往往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原素,长期食用稻米尤其高精度稻米就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的疾患。
2、我们不妨从以下四方面了解一下稻米的不足之处。
3、1、稻米原生营养物质,在稻谷的皮、糠和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原素,在加工过程中,一级砻谷使外层稻壳剥落,维生素及矿物原素流失8%-12%,再经糙米糠层被碾脱,紧随着碾白精米的出现,全部的营养素流失几乎占到一半以上,损失较严重的是当是铁、钙、锌、硒;而维生素b1加工损失率是52.5%,烹调损失率为62.5%,b2加工损失率33.3%,烹调损失率是66.7%,尼克酸损失竟高达65%,铁的损失56%。
4、2、稻米在经过转运和储藏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水分及微生物,与稻米自身呼吸链酶作用的影响下,水解及微生物促使了稻米(支链直链)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褐变腐变的质变,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过氧化酶)导致胃肠道病及癌症的发生。
5、3、蒸谷米早期的出现,应追塑到400多年春秋时期的吴越时代,而宋代时期公元1101年四川已有此加工工艺,蒸谷米真正形成规模化机械加工,应该把历史时钟的指针指向60年代,我国的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均有生产,并将产品包装出口国外,但国内外的分销量都不十分乐观。初食者不很习惯,从色、香、味上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由于浸泡,蒸煮及干燥的加工过程,米饭粘性油润性光泽性差,不适宜煮稀饭,有特殊异味。
6、4、营养强化米是在1936年美国最早提出了食品强化这一概念,之后的1941年总统主帅规范了强化范围及标准。1948年的菲律宾、在预防b族维生素,尼克酸及铁缺乏等问题时,实施了稻米营养原素的强化,该国两年后已基本消除了脚气病等v-b2的缺乏症,随后日本等世界多国也都实行了稻米营养素的强化及标准定制。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营养强化稻米的加工销售,几乎没有形成规模。营养强化米无论是外加法还是内持法加工,所添加的b族维生素及钙、铁、锰原素,在蒸煮米饭的烹调过程中,会有50%以上的二次流失,虽然在食用前不必淘洗,但二次流失的损耗显得有点得不偿失。
7、事实上说,主食营养素的平衡与人们身体健康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从早期的流行性疾病到当代的非典肺炎,从三高症到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尤其是当下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遍及世界的亚健康,无不是人体营养素缺失,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力低下,导致各种病毒的侵袭,而引发的造成对人类健康伤害的极其严重的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除去陈米质变异味,加工及蒸煮烹调过程中稻米营养原素流失严重的问题,并能改善米饭质感及味蕾的滋爽美感,还原稻米富有的营养物质,还可以有效预防亚健康、糖尿病、肥胖症、三高症及冠心病,切实达到增鲜增香目的,使米饭柔、糯、香、甜的稻米营养强化添加剂。
2、实现上述方案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稻米营养强化添加剂,是有以下食品原材料按照配方重量份,通过食品专用加工机械制备而成。
3、
4、配方中的稻米油富含谷维素,植物留醇,维生素e等人体营养物质,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三种物质的比例几乎接近1∶1∶1(14.9%-28.2%,38%-48.5%,21.1%-48.5%)被誉为高品质的天然健康食用油,可以使食物色泽光亮诱人,口感淡雅香醇,能大幅提高食品的保鲜度和保鲜时间,谷维素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具有调节植物神经,改善睡眠和缓解疲劳的独特功效。富含的植物留醇能够降解胆固醇,促进血液循环,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的具有极强抗氧化作用,调节神经,改善视力。因稻米油提取于优质稻谷,还原于稻米的营养精华,其富含的多种有效营养成份,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缓解亚健康预防和恶止亚健康状态疾病的发生进展。
5、5’鸟苷酸二钠是一种新型的增鲜剂,特有的类似于香菇的鲜味,常于肌苷酸二钠合用有相互协同增鲜作用。
6、5’肌苷酸二钠鲜味剂,可使食物味道更加鲜美适口,常于鸟苷酸二钠1∶1合用,有呈味作用,和味精以12%-18%比例可增强于味精8倍的增鲜美味作用。
7、味精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以钠盐的存在,易溶于水能增鲜,有着浓厚的鲜味,在食盐的作用下使食品的鲜味口感更强烈,可缓解和去除食物中的碱酸及苦味,与呈味剂合用使食物更具鲜嫩质感,增强味蕾的作用,进入人体后被消化吸收利用,参与正常新陈代谢形成新的营养物质而不沉积,可有效去除食品中不愉快的味道,并有解毒作用。
8、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属纯净无色透明立方晶体,调味品中盐居五味之首,人体每日的摄入量为6克,即可达到机体健康需求,有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功效,可清污排毒护肝宜胃,与鲜味齐合有有提鲜味增本味作用。
9、葡萄糖属有机化合物,无色或白色粉末,味甜无臭溶于水,口服吸收快,进入人体后被机体组织利用,部分转化为三磷酸腺(atp)形式储存,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出,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或通过肝脏或肌肉转化成糖源或脂肪储存,是人体新陈代谢不可能少的营养物质,其热能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可快速补充体能,加强记忆,能刺激钙质吸收和增加细胞的相互作用,增加食品的甜味及适口美感,成人用量75g,日常用量在150g即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10、异麦芽低聚糖是一种营养甜味剂,属于消化性低聚糖,甜度低不被胃酸消化,不增加血糖血脂,进入肠道被机体利用,能促进肠道内双岐杆菌的增值,改善肠道环境增加b族维生素的合成,促进钙、锌等物质的吸收利用,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血清血脂降低胆固醇,有抗菌减肥降糖功效,可防止淀粉老化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有极好的保温性及耐热性,可以改善食品口感降低甜度,具有水溶性纤维的作用。
11、聚葡萄糖,白色固体颗粒,易溶于水是一种水溶性纤维,有增稠作用,能提高食品油质壮口感降低食品中的糖分,脂肪,属于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钠健康食品的优良原料,可调节脂类代谢,预防肥胖,调节胆固醇,排除动管硬化诱因,预防心脏血管疾病,减少糖的吸收,防止糖尿病刺激肠蠕动,调节胃肠道预防便秘,促进代谢有益矿物元素的吸收利用,美肤养颜,改善肠道环境,预防痔疮,胃肠炎结肠癌等的发生。
12、大米低聚肽是一种稻米蛋白质营养元素,采用生物技术水解获得的物质,富含20多种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水分,糖类和无机盐,其中包含有9种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易溶于水,易被消化利用能还原稻米的营养素,具有去除异味改善食品品质,增香增鲜作用。进入人体后在小肠近端吸收,促进钙及微量元素在机体的转运利用,补充机体营养物质的缺乏,平衡营养有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降低各种病毒对人体的侵害,增强体能,缓解疲劳,促进代谢,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预防亚健康及心血管病。
13、β环状糊精,是一种中呈圆柱形结构白色粉状物质,微甜溶于水,可与多种化合物形成包结复合物,具有稳定、缓释、增溶、乳化、抗氧化、抗分解保温防潮掩异味的作用。可矫正甜味改善食品口感,保持营养素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延长食品保质期,有特殊桥梁作用的两面性,外表具有亲水性,内表具有亲油性,从而使β环状糊精空腔内外难以共溶的油和水之间表现出神奇的妙用。
14、由于本发明采用上述食品原料营养物质的组合,使得营养素家族层间结构相连,互为因果,协同为用,配方选材用料科学合理,量比适中理想,即增补强化了稻米营养物质的流失,又可使人体很好的消化吸收利用,达到了去异增鲜,保质美味,营养健康的良好效果。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稻米营养强化添加剂,通过营养原料的优选适配,使得该添加剂具有成本低廉,添加使用方便,安全美味,易于被用户接受等优点。